防控疫情中,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重视做好300多名寒假留校留学生的防疫工作,通过快速反应、果断行动,全校上下一盘棋,有效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、针对性和专业性,确保留学生度过了一个平安的中国年。
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发挥主动性。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面对严峻形势,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,国际教育学院、公管处等联合行动,主动出击,加强对留校留学生的管理,对留学生发放口罩并每天进行体温监测。自1月21日起校医院安排医护人员 值班值守,对返校留学生做好防疫检查和防控指导工作。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季晓芬率先垂范,多次前往学校看望并通过微信鼓励因疫情焦虑的学生;在爱人经医学观察确认非新冠肺炎出院后,第二天又独自前往学校看望学生,并把自家的口罩、酒精片和常用药品以及水果送去给学生。民盟成员、副院长陈敏之作为分管留学生的院领导,切实落实防控措施,指挥隔离工作。由于工作强度大,身体透支生病,依然在家里坚持工作。期间,她还紧急筹措了一批口罩应急发放给留学生。
以周密的防控措施突出针对性。准确摸排是防控重点。1月24日,是千家万户居家团聚的除夕。在排查过程中,发现有1名留学生从武汉回校,教工党员、辅导员施润第一时间赶到学生宿舍了解情况。面对不确定的感染风险,他和学校防控办的同事们一起,对该生采取规范严格的隔离防控措施。直到晚上7点,才赶回家吃年夜饭。正月初一大清早,他又返回学校继续工作。此时,学生对疫情发展态势感到非常焦虑,他又积极开展心理疏导,逐步稳定学生情绪。辅导员王玲炜主动承担全校留学生去向排查工作,确保全校600余名留学生无一漏查。目前,全校留学生无确诊和疑似病例。
以有力的工作保障提升专业性。国际教育学院办公室党支部在第一时间编印了“中英文双语版”疫情防控指导手册,转发给全院师生。办公室主任郑剑俊为帮助同学解决签证问题,在家里一边照顾发高烧的孩子,一边做好线上摸排,一边咨询出入境最新政策并帮助学生取回统一保管的护照;张雅洁老师顶着感冒发烧,凌晨1点坚持翻译完“俄语版”的学生告知书;俞洁老师在线跟踪关注突发状况,做好每日汇总上报;新发展入党的90后沈嘉维老师承担了学校疫情防控重点区域——留学生宿舍管理的重任,学生有困难,他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解决。学校上下对留学生温情细致的关心,让每一名留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、决心和力量。留学生唐曦兰(Podareva Anastasia)将她的感动和震撼写成鼓励信寄给《钱江晚报》,表达了对学校的感谢,被《钱江晚报》官方微信头条刊发报道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