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系部:
为做好2023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,强化毕业设计(论文)全过程规范化管理,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,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加强组织领导,做好宣传动员
各系部成立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领导小组,全面负责毕业设计(论文)各环节工作。制定本学院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计划,部署和安排本学院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。
各系部召开毕业设计(论文)动员会,组织指导教师和毕业班学生学习《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规范(修订)》(附件1)和学院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细则,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要求,提高师生对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的重视程度,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实习与毕业设计(论文)时间,实时关注学生毕业设计(论文)的进展情况,尤其要加强毕业设计(论文)指导教师的培训,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。
二、严格规范过程管理
各系部要规范过程管理,严把论文质量关,强化对选题、开题、指导、中期、评阅、答辩、成绩评定、推优、抽检和归档等各环节的质量监控。2023届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各环节均须通过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系统开展,系统网址:http://vpcs.cqvip.com/organ/lib/zstu/,相关操作手册见附件3。学生及指导教师请于10月9日开始登录系统。
(一)加强指导教师管理
要强化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,组织必要的指导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。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讲师或相当于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,每位教师指导的毕业生人数为:理、工类专业不超过6人,文、经、管、法类专业不超过8人,艺术类不超过10人。强化校企合作,学院可从实习单位遴选优秀指导教师,鼓励校企双导师合作指导毕业设计(论文)。
指导教师应周密安排进度计划,指导学生完成文本撰写并认真审阅,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、交流、答疑等,并在论文管理系统中做好指导记录;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完成质量,指导学生按要求在系统内完成各环节的相关任务。
(二)做好选题工作
各系部认真把好选题关,严格审查选题重复度,尽早公布毕业设计(论文)题目(含辅修专业),及时下发任务书并规范任务书的填写(参考范例),明确文献综述、开题报告、外文翻译及设计(论文)定稿等环节的完成时间,安排足够的时间用于评阅、答辩和修改论文。
在毕业设计(论文)题目拟定环节应充分研讨,鼓励跨学科、跨专业联合拟定题目。选题务必符合专业培养目标,以研究现实问题为主。要切实加大来自行业企业一线需要课题的比例,各专业以实验、实习、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设计(论文)题目比例≥50%。
(三)做好中期检查和整改工作
为加强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监控,保证论文质量,学校将于2023年4月全面检查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开展情况,重点检查学风、工作进度、教师指导情况及相关资料,确保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有序推进。对存在的问题,学院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。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毕业设计(论文)进行抽查,并对学院的中期检查整改进行督查。
(四)做好毕业设计(论文)检测工作
各系部要高度重视,充分认识,严厉查处学位论文抄袭、剽窃、买卖、代写行为。2023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均须要进行查重检测,查重标准:毕业设计(论文)全文总相似比不高于20%或不高于学院查重细则中规定的相似比;校级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全文总相似比不得高于15%,检测未达标不能参加答辩。学校将继续采用维普论文检测系统对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进行检测。
(五)做好答辩、成绩评定及推优工作
论文答辩是论文质量审查与评价的重要环节。各学院应严格答辩资格审查,规范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程序,确保答辩过程组织到位;严格评优标准,做好答辩、成绩评定及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的推荐等工作。
(六)做好毕业设计(论文)抽检工作
根据《浙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抽检实施细则(试行)》(附件2)的要求,本科生毕业设计(论文)抽检每年开展一次,重点对选题意义、写作安排、逻辑构建、专业能力以及学术规范等进行考察。学院应于本科毕业答辩完成一周内进行抽检,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当年度通过答辩人数的10%且每个专业至少5份。
学校将于2022-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18周对2023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组织抽检工作,比例不低于5%。学院应在此之前确保系统中的毕业设计(论文)最终稿和相关附件材料规范完整。
教育部将于每年9月对上一学年授予学士学位的毕业设计(论文)进行抽检,比例不低于2%。被上级部门抽查认定为“存在问题毕业论文”,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追责。
各学院应高度重视抽检工作,狠抓过程管理,强化学术诚信教育,保证论文质量。指导教师应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指导工作中,引导学生严守学术诚信,杜绝毕业设计(论文)撰写中弄虚作假、抄袭、买卖、代写等行为的发生。
(七)做好毕业设计(论文)资料归档工作
毕业设计(论文)各项工作结束后,学院应做好总结和资料存档工作。归档资料分为学院毕业设计(论文)整体工作档案和学生毕业设计(论文)相关材料。
学院毕业设计(论文)整体工作档案包括:学院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计划、毕业设计(论文)信息汇总表、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一览表、优秀指导教师推荐表、优秀指导教师推荐表汇总表、“百篇优秀论文”推荐汇总表、“百篇优秀论文”缩写稿(word版)、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小结、毕业论文(论文)光盘备案资料等。
学生毕业设计(论文)相关材料包括:毕业论文或设计报告(说明书),文献综述、开题报告、外文文献及译文、工程设计图纸、设计实物成果和各类论文装订表格。
三、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进程安排
各系部应合理、统筹安排毕业设计(论文)时间和进度,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进程时间节点如下表。
主要任务 |
时间 |
工作内容 |
制定工作方案 选题 |
2022年11月11日前 (2022-2023-1学期第10周) |
学院成立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计划,开展毕业设计(论文)动员,教师申报题目、学院审题及公布、师生双向选择等工作。 |
开题答辩 |
2023年01月08日前 (2022-2023-1学期第18周) |
学院组织学生开题,学生撰写文献综述、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。通过开题答辩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论文撰写阶段。 |
毕业设计(论文)撰写 |
2023年01月09日启动 (2022-2023-1学期第19周) |
学院结合毕业设计(论文)选题,安排学生参加毕业实习。学生开展与选题有关的实验、实习、调研,及数据、案例、资料等收集与分析,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(论文)撰写。 |
中期检查 |
2023年03月24日前 (2022-2023-2学期第5周) |
学院组织中期自查,重点检查学风、工作进度、教师指导情况以及截至检查时所有撰写工作资料;教务处组织督导抽查。 |
评阅 |
2023年05月12日前 (2022-2023-2学期第12周) |
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完成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评定。 |
答辩与成绩评定 |
2023年05月26日前 (2022-2023-2学期第14周) |
学院确定答辩日程安排、组织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、完成成绩评定与成绩录入等工作。 |
推优、工作总结、资料归档 |
2023年06月09日前 (2022-2023-2学期第16周) |
学院组织推优、撰写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总结,完成毕业设计(论文)相关材料的整理与存档工作。 |
学校抽检 |
2023年06月23日前 (2022-2023-2学期第18周) |
学院根据抽检名单审定抽检材料并报教务处。 |
四、其他
1、为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,请各学院按照各环节时间安排落实工作计划。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系统会设置时间节点,逾期将不能操作相应环节。
2、请各系部认真落实毕业设计(论文)的各项具体工作,通过适当提升毕业设计(论文)环节的学业挑战度,合理增加课题难度、拓展课题深度、扩大课堂选择范围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。
联系人:李萍,86845332
国际教育学院、国际时装技术学院
2022年09月30日